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中管院学术委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中管院学术委
首页 机构概况 新闻动态 学术研究 科研管理 智库成员 教育培训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学术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 文 集
对吉林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财源” 创新发展路径的思考 (李洪海 张浩亮)
发布时间:2018-08-07

 李洪海  张浩亮

“财源建设”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财源建设发展与地方财政收入水平息息相关。作为吉林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核心城市——白城市,由于长期缺乏地方支柱性产业和财源,多年来,财政收入水平提升较为缓慢,严重制约了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为人民“当家理财”的地方财政部门,如何解放思想,挖掘潜力,创新生态财源发展路径 ,加快推动吉林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一轮振兴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呢?笔者以为,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地方财政部门可以在做好日常财政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从创新培植“生态系统型财源”这个方面进行探索并寻求突破。本文旨在以吉林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核心城市——白城市为例,通过简要剖析“生态财源”理念,结合白城市生态资源及地方财政发展现状,探索并总结出符合吉林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财源”创新发展的路径,为提高其地方财政收入水平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与建议。

 一、打破桎梏、创新思维,培植“生态财源”

    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号召下,2014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战略规划,作为规划核心城市,“生态建设”成为了白城市未来20年乃至更远期的发展目标。三年来,伴随着吉林省委、省政府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战略规划的逐步落实,白城市的发展变化可谓日新月异,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其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带来巨大推动力量。那么在“生态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如何进一步的挖掘“生态”这一系统性理念,如何围绕“生态建设”培植优质财源,进一步提高地方性财政收入,进而实现白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推动其地方财政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认识“生态”概念,打破思想桎梏

提到“生态”,可能大家首先都会将其与自然环境关联到一起。其实,当下“生态”的概念已不仅是单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生态”可以引申至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植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形态联系。其中“人文生态”就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人文生态是指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模式。具体可理解为优质的生态环境对周边人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文明的人文环境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提升。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下,我们都已经认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呢?大多数人的考虑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绿色种养殖等绿色产业,但我们以为,应该进一步打破思想桎梏,从“人文生态”的角度去考虑“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关系。作为财政科研工作者,我们也应当思考这一问题,并以此为突破点,去探寻新的财源培育方向。

(二)认清发展现状,坚持“有的放矢”

    2017年,白城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41.5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5.5亿元,同比增长5.7%,增幅列全省九个市州本级第二位。表面上看,2017年,白城市市本级财政收入增长水平较好,但其增长速度较高的前提是其收入基数较低。由于2015—2017年,白城市组织开展了“海绵城市”及“老城区改造”工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拉动地方财税收入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使其全年财政收入有所增长,进而产生了收入增速较快的现象。但白城地区缺乏支柱性产业和财源的问题并没有改变,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刚需之间的严重矛盾并未解决,依靠上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资金扶持的现状并未得到缓解。同时,由于近几年白城市围绕“老城区改造”工程开展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财政负债水平增幅较快,急需培植具有生命力、可持续、稳定的支柱型产业财源。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当重新剖析、认识地方发展所具有的潜在优势,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念下,重新审视地方资源优势,在做好日常财政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握指成拳,集中力量,打造新型、有特色、可持续的稳定财源。而笔者通过调研,认为白城地区所特有的优质生态资源,正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潜在优质财源。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当重新审视并着眼全局,着力培植、建设。

    (三)守好“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作为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战略布局的核心城市,白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湿地资源,周边的向海、莫莫格等国际重要湿地,通榆县也被列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白城旅游产业发展一直处于上升态势,特别是伴随着西部生态经济区的逐步发展建设,白城地区湿地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有效保护,湿地景观也建设得越发美丽,可以说“绿水青山”的保护目标已经逐步实现。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近几年,白城地区优质的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绿色开发,但其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尚显薄弱,主要原因应有以下几点:一是开发建设进程较为缓慢,为了给自然环境更好的保护,对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必须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而湿地资源正属于相对较易受到污染、破坏,且较难开发的一种旅游资源,由此造成了目前白城市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进程较为缓慢的现状;二是宣传力度不够,游客认可度不高。由于旅游产业开发进度缓慢,对外宣传力度不足,导致每年来白旅游的游客数量增长缓慢,且认可度不高。而旅游体验的口碑评价欠佳,也进一步导致了游客数量的下降,地方收入的减少;三是交通不便。2017年以前,白城市尚处于区域性交通欠发达城市,没有机场、高铁等先进、高效的运输通路,游客来白旅游只能通过普快铁路,城际客运和自驾游等模式进行,普遍耗时较长,也降低了游客对白城旅游资源的认可和热情。由此,笔者认为,想要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我们不能只注目和期望如何可以更快、更多的去开发宝贵的自然资源,而应该围绕现有优质资源,去寻找和培育新的“生态财源”增长极,建设“人文旅游+生态旅游”的“双模”发展方式,将白城打造成为吉林西部“人文生态旅游”核心城市,吸引东北乃至全国游客的目光,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首先,要引进优质“人文旅游”资源。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理念、技术先进,游客口碑好的优质“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方特系列主题乐园”。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大型文化科技集团,专业从事文化科技产业,总资产145亿元。其中以“方特”为品牌的大型文化科技主题乐园是其主要产业,国内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方特”主题乐园已有十余个。以沈阳“方特欢乐世界”主题乐园为例,该公园由深圳华强公司投资20亿元兴建,年接待量超500万人次,是东北地区目前唯一一家第四代主题公园,吸引了东北地区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其年均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如果白城市可以借助地域和政策优势,吸引该企业或同类大型品牌型企业到我市投资建园,着力发展“人文旅游”,届时,白城市将成为省内除长春外,唯一拥有大型主题乐园的旅游城市。同时,游客在畅玩主题乐园之余,还可以到周边自然旅游景点游玩,进一步拉动我市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并大幅提高地方经济收入。

    其次,全面加强招商软硬环境建设。2017年6月,白城市长安机场正式通航;2017年8月,长白快速铁路建成通车,加之白城市老城道路改造工程的全面竣工,现代化交通方式的全面贯通,将有效提升白城的整体城市发展面貌,真正打开白城对外的窗口,为白城“生态财源”建设打通梗阻,铺就“快速路”。在做好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更要注重财源招商软环境的建设。一是要做好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应正视招商主体的政策诉求,依法依规给予招商主体便利的政策支持和倾斜;二是资金支持。对于重点“生态财源”建设项目,地方财政要充分掌握中央、省政府的相应扶持政策,做好项目申报,专项资金申请,贷款贴息等各类资金扶持工作;三是要整体联动。应打破既往各机关单位独自招商的格局,应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牵头,形成多机关、机构和单位联动招商的新体系、新队伍,共同与招商主体开展深入洽谈,深入了解和掌握其在政策、资金、土地、交通等各方面的诉求,及时、彻底地解决招商主体的后顾之忧,有效增强其对地方招商引资工作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为“生态财源”建设工作铺就成功之路。

    最后,科学规划,加强建设,打造可联动的“生态财源”互助式增长格局。在“人文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到其建设地向海、莫莫格等“自然生态旅游”景点之间的联动和互助。一是在地点的选择上,应考虑到“人文”“自然”之间的便捷交通条件,方便游客在“人文”“自然”之间流动、游玩;二是在营销规划上,应“人文旅游”建设与管理方进行积极协商,多推出一些联动票种,如凭借“人文游”门票,可免费享受“自然游”服务等,以“人文生态旅游”为吸引,拉动“自然生态旅游”收入的增长;三是规划开通景点之间的公交旅游专线。考虑到景点之间的空间距离,可规划开通各景点之间的公交直达旅游专线,游客可凭景点门票,免费享受各景点之间的快速直达服务,有效解决外地游客来白旅游交通不便的问题;四是要加强“自然生态旅游”景点向海、莫莫格的景区建设。仍要以生态保护为先的建设理念为前提,加快推进“自然生态旅游”景点建设,要多研究、开发多种“自然生态游”新模式,充分挖掘景点魅力,提高游客对白城“生态游”的认可度;五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做好城市形象塑造和旅游资源宣传工作,对外打造白城“吉林西部生态城市”的全新名片,吸引更多游客来白旅游、消费,进而有效拉动白城地方收入增长速度,真正将“绿青山”打造为“金山银山”,将“生态财源”培植成支撑白城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更新理念,把握机遇,打造“生态新城”

    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海绵城市”除了在地域生态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还可以给白城新一轮振兴发展带来哪些好处?笔者认为,在扎实抓好“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并全面培植、建设好“生态财源”,有效加强地方经济增长活力,丰富地方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握发展机遇,真正把白城打造成为以“海绵城市”为品牌,以“生态财源”为支柱,以吉林发展新支点为吸引的一座“生态新城”。“海绵”特性在于其强大的吸容性,作为“海绵城市”,白城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当不仅仅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层面去解读“海绵”的含义,更应当发扬“海绵”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注入到白城发展的大局中来。一要发挥“海绵”魅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白城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优质投资者来白投资建设,继续加大PPP项目工作力度,努力开展好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工作;二要发挥“海绵”吸引力,筑巢引凤,招纳各方优秀人才来白工作,丰富白城的人才资源储备,提高白城城市发展的整体活力与激情;三要发挥“海绵”的容纳力,海纳百川,深入学习、研究全国其他“海绵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经验,结合白城实际情况,以实现“生态新城”为核心,规划出适合发展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在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战略规划的大格局、大趋势下,吉林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迎来了发展自身生态优势,推动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绝佳时机。吉林西部地区各城市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纲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强化全局意识,解放思想,重新认识、研究自身生态发展优势,牢牢把握“生态财源”发展契机,布局谋篇,做好提升地方财政收入的文章,为实现东北振兴,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市财政科学研究所

单位地址:白城市胜利西路267号

联系电话:15904360085     13321576096

邮编137000

Copyright ©2024 中管院学术委 中管智谷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中管共创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18034868号-9